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docx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鲁永锋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引入信息技术,实现图文并茂的效果,同时信息技术是新时代的象征,它实现了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难懂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从而推动教学的快速发展。

一、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

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一、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但学生的认知程度还不是很高,搜集资料的途径还不是很广。所以,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欢欢喜喜庆国庆》时,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目标的设置,就是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怀。但这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学生识难以想象道的,所以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结合教材,我安排了这样的活动,借助多媒体从网络上下载了有关旧中国人们受苦受难的图片以及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段,通过对比,学生知道了只有新中国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纷纷表示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美感,渗透美育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吸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地反映,感受美是的起点。那迷人的色彩,和谐的声音都可以使小学生有一种审美的快感。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美的形象、美的事物具体展现出来,可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因为通过审美感知,可以引起学生心态的一系列变化,或爱或憎,或欢快或沉闷,这些情感印记,在触动学生改善认知行为上起到了微妙的作用。 例如我在讲授《我爱家乡山和水》时,我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课前调查,在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的学生了解我国的一些名胜,并引以为豪。因此,我设计的第一个活动环节是“祖国辽阔我自豪”。在此环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