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4选修内容专题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高考

高考

PAGE / NUMPAGES

高考

模块4 选修内容

(教师用书独具)

【归纳总结】

历史上重大回眸

一、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二、辨析“改革动机”的一般方法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

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某某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

三、论证“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

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