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行动德育.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走向行动德育走向行动德育  德育事关天下安危和社会和谐,事关伦常次序和社会正义,事关个人生存智慧和幸福生活。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等逐步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当今德育却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甚至显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本文尝试建立一种行动德育的框架体系,以期破解德育的现实弊端,推动德育的现代化。  一、行动德育的重要价值  “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是由人的。”[1]人的行动既是道德的“投射”,又是道德养成的过程。  (一)有利于德育遵从道德本质  道德的本质在于行动。行动德育是对道德内在规律的遵循。从字源上看,“道德”含有行动之义。据学者汪凤炎考证,“道”的原始含义指“道路”,“德”的原始含义指“人的直视前方行走之类的具体行为”。先哲大多认为:“道为德之源,德为道之行;德者得也,闻道而心有所得;道为大路,德为行路;知‘道’为德之始,行‘道’为德之成。”[2]道德二字的连用意味着道德不仅是“知”,更是“行”。从原型上看,道德基于行动。克劳斯•德纳将高等动物的社会本能视为“原型道德”,即动物所遵守的群体逻辑,“共同生活的动物本能地‘知道’:共同行动才会强大。说得更确切一些,只有通过共同行动才能生存”[3]。没有行动,道德就缺乏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从宗旨上看,道德既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法宝,又是人之自我幸福和超越的精神支撑,因为道德内在于人的生命,是生命中向上的力量,是“生命自身的顶峰”[4]。无论“调节”也好,“超越”也好,都必须借助人自身的行动。道德是在行动中获得并完善的,这一点已经成为教育家的共识。康纳尔曾指出:“20世纪的教育家更加觉察到,由于人不仅要思考,也要行动和关心,教育过程必须超出智力的训练,帮助青年学习如何有效地和负责地行动。”[5]  (二)有利于完成德育的根本任务  道德有四要素,即“知”、“情”、“意”、“行”。一个具备完整道德的人必然是这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