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拆书稿.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拆书稿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便是《红楼梦》,《红楼梦》,中国 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 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 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 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 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 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 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 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 的危机。 以上是大慨括,读《红楼梦》随着时间和见识的增长每 个时期读到的都会不同。 年少时读《红楼梦》看到的是黛玉和宝玉的心有灵犀, 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美爱情。还有大观园小姐、少爷们无忧无 虑的大家庭生活。 等到看透人生历尽生活,读它写的都是人间悲欢离合, 家族败势的根源。看黛玉寄人篱下,她的智慧和眼界着实比 宝玉及其他姐妹高一筹。 书中有宝玉冒雨探望她,见雨越发大了。她对宝玉说 : 你听雨越发紧了, 回去吧。李妈妈在外面吗?宝玉 : 在外面, 她打着伞点着灯笼呢。黛玉 : 这个天点灯笼?宝玉 : 不要紧是 明瓦的,不怕雨。 黛玉赶紧把稀罕的琉璃灯拿出来,跟宝玉说 : 这个又亮 又轻巧,还是雨里点的。宝玉 : 我也有一个怕他们失脚打破 了,所以没点了。 黛玉 : 是跌了灯值钱还是跌了人值钱?你又不穿木屐子 的。那个灯笼让他们在前面照着, 这个你自己拿着, 岂不好? 明儿再送来,就是失了手也是有限的。怎么突然变出这“剖 腹藏珠”的脾气来。看得出黛玉虽然寄人篱下,对于财物看 得比宝玉淡,人比物贵。家道败落但是对于身边丫环是从不 吝啬的。 《红楼梦》还有一人物秦可卿,也不可瞧,在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了。临死之前给王熙凤有段对话说:咱家都兴旺一 百多年了,早晚都会衰落的。 趁着今日富贵你要做好两件事儿;第一件:在祖坟附近 多买地多盖房子, 第二件: 再把家里的私塾也搬到祖坟附近, 这样即使有一天犯罪了财产被政府没收了,以后祖坟附近产 业用来祭祀祖先不会被没收。 过去的法律是诛灭九族不据祖坟死者为大,这样子孙不 坐牢的人有地种有房子住,还有学上,可以东山再起。可见 秦可卿的卓越不凡。 “身后有余忘收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有钱人赚钱的 时候不留后路,到走投无路才知道错了。当下读《红楼梦》 这一点应该是我们现代人要读懂的。 今天是我作为拆书稿学员的一篇处女作,希望以后会越 写越流畅。认真阅读,力争贴近作者的思想。 《红楼梦》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 国府。 附原文如下: 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薰绣被,二 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不知不觉已交三鼓。平儿已 睡熟了。 凤姐方觉星眼微朦, 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 含笑说道: “婶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 相好,我舍不得婶子,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 非告诉婶子,别人未必中用。” 凤姐听了, 恍惚问道: “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 ” 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 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 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 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 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lili12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