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的地方经验和改革建议.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的地方经验和改革建议

摘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改革以来,总体目标和措施逐渐明确,各地也采取了各具特色的举措,改革成效明显。本文阐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的总体要求,系统梳理了各地在环评“放管服”三方面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并对下一步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地方经验,环评承诺制,清单式管理

近年来,我国政府力推政府管理模式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即“放管服”改革。“放”是指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是指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而“服”是指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放管服”,是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先导。环评“放管服”改革实施以来,改革总体目标逐步明确,各地也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的总体要求

2018年,生态环境部在《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环规财〔2018〕86号)中系统地阐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的内涵,总的原则是“行政许可标准化、精简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从“放”的角度,指导意见要求取消水土保持、行业预审、法定保护区主管部门意见等前置条件;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避免重复评价;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和分级审批规定:压缩审批时间。从“管”的角度,指导意见提出健全主要行业环评审批原则、准入条件和重大变动清单;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的宏观管控;加大环评违法惩戒力度,遏制“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环评质量管理,完善环评技术导则体系,强化环评文件技术复核。从“服”的角度,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主动服务,提前指导项目环评审批,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重大产业布局项目开辟绿色通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