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学案例】伊利集团——中国乳业领跑者(二).docx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MBA教学案例】伊利集团

——中国乳业领跑者(二)

危机爆发

2008年9月17日,三鹿婴幼儿奶粉被曝出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若作为食品添加剂非法加入食品中会引起肾功能损伤、肾结石、膀胱结石等症状。9月18日,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结果公布,包括伊利、蒙牛、光明等企业生产液态奶中均含有三聚氰胺,中国乳企无一幸免。三鹿前期对于事件的隐瞒,成为对于消费者信心的第二次打击,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于中国乳制品安全质量的信心。

但是向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却不是三鹿集团,而是作为原奶提供商的奶站。各乳企对于从奶站处购得原奶均有质量要求,其中就包括对于蛋白质含量的要求。这些承包给个人的奶站为了减少成本,同时达到乳企所规定的蛋白质含量,往往通过向原奶中添加化工原料三聚氰胺的方法来提高原奶的含氮量(由于个体养殖户的饲料配比不科学,中国原奶中蛋白质含量本身比较低)。向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甚至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地下工厂通过将三聚氰胺和麦芽糊精混合配制“蛋白粉”,进而向养殖户和奶站出售。

三聚氰胺事件严重影响了中国乳业的发展,乳业整体市场在2008年第三季度总销量为493.8万吨,到了第四季度下降为398.5万吨。⑤伊利集团在2008年也出现了唯一一次净利润为负额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三聚氰胺事件后伊利产品销售大幅下降,造成大量存货积压。因存货报废的直接损失为88466.60万元,计提跌价准备为23848.07万元⑥,导致2009年伊利股份进入了ST板块。

危机后期

三聚氰胺事件后,伊利集团将奶源基地建设提升至企业战略高度,“得奶源者得天下”,对奶源基地的管理模式和牧场的建设加以着重关注,逐渐增强对于奶源地控制以及生产安全的保障。例如,伊利集团对原料奶运输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提升原奶运输过程中的监管能力。

此时中国乳业进入高淘汰率时代,在乳业危机诞生前乳制品市场本身就已竞争激烈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