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系统规划设计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OC \o 1-2 \h \u 17617 摘要 2 115 1基本资料 3 1853 地形 3 22264 气象 3 18416 土壤 4 28482 水源 4 31371 灌溉设计保证率 4 17701 作物对灌水要求 4 3943 2灌溉系统选型 5 9246 拟定灌溉制度 5 20129 区域分析及规划 12 12118 选择喷头 13 19966 喷头组合形式 14 5161 3管道系统的平面布置 17 26681 管网布置形式 17 19744 管道工程分级 17 4569 确定支管的轮灌方式 17 25940 4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 18 21026 灌溉时间安排 18 12647 管道材料选择 18 20539 管道直径计算 18 29900 水头损失 22 7969 水泵的扬程 23 18040 验证压力是否满足要求 23 21027 5设备用量明细表 24 18151 管材设备 24 20324 喷头 24 3279 接头 24 6427 闸阀 25 2814 其它设备 25 949 参考文献 26 摘要 工程区地处黄青藏高原,海拔高程2858~2940m。按地表形态及成因类型特征,分为构造剥蚀中低山丘陵区和河谷堆积区两大地貌单元。目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 根据已有基本资料进行灌溉系统规划设计,本区灌溉作物为蚕豆,灌溉面积亩。利用水量平衡法拟定作物的灌溉制度,求得本区蚕豆灌溉定额为。 从地形图可以看出该片区域总体趋势为北高南低 , 东西比较平坦,田块大致为长方形,河流自西向东流过,天然径流满足灌区用水需求,适合采用抽水取水的方式。该地区面积相对较大,种植作物为高产性优质作物,灌水频繁,为了操作使用方便和易于管理,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选择全圆喷洒,组合形式为正方形,以保证灌区的喷灌质量。 灌区干管应沿主坡方向、大致垂直等高线布置,支管则平行等高线布置,部分与等高线斜交。管网布置形式,采用圭字形布置。根据灌区管道进行分级,管道分成干管和支管两级,在支管上安装喷头。 灌区有一支干管工作,轮灌时延分支管依次灌水。将整个地块分成3个轮灌区,编号 = 1 \* ROMAN I、 = 2 \* ROMAN II、 = 3 \* ROMAN III,支管编号从1到18,其中轮灌区 = 1 \* ROMAN I支管编号从1到6,轮灌区 = 2 \* ROMAN II支管编号从7到12,轮灌区 = 3 \* ROMAN III支管编号从13到18,灌溉时位于同一轮灌区的支管同时进行喷灌。 1基本资料 青藏高原某地,属半干旱大陆性高原气候。任务是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 地形 工程区地处黄青藏高原,海拔高程2858~2940m。按地表形态及成因类型特征,分为构造剥蚀中低山丘陵区和河谷堆积区两大地貌单元。 气象 目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气温垂直变化明显,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项目区内年均气温oC,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oC,多年月平均最低气温oC,多年平均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占年降水量的%;年蒸发量1914mm,为降水量的倍,以5~8月为最大,年平均风速s,无霜期185d,最大冻土深度约。 设计年有效降雨 月份 4 5 6 7 旬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m3/亩 11 14 12 17 5 8 土壤 土壤属轻粘壤土,土壤肥力高,耕性适宜,适种性广,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壤水、肥、气协调,完全适宜蔬菜和其它农作物生长。土壤空隙率为%(以土体计),地下水埋深,生育期补给总量40m3/亩。土壤最大适宜含水率为75%(以占土壤空隙率计),土壤最小适宜含水率为40%(以占土壤空隙率计),土壤播前含水率为50% 。 水源 灌溉水源有保证。农田一侧天然河流经过,在保证率P=75%时多年平均径流量W=×108m3,多年平均流量Q=s。 灌溉设计保证率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规范》(GB50288-1999)规定,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设计保证率采用50~75%,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灌溉设计保证率采用P=75%。 作物对灌水要求 该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为小麦、油菜、蚕豆、马铃薯。 小麦生育阶段及模比系数 日期 28/3~6/5 7/5~28/5 29/5~6/6 7/6~20/6 21/6~9/7 10/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祝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