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PPT课件.ppt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散文和辞赋》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北朝骈文作家代表作品 1、鲍照与《登大雷岸与妹书》 2、孔稚珪与《北山移文》 3、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4、陶宏景与《答谢中书书》 5、吴均与《与宋元思书》 魏晋赋家与代表作品 王粲的 《登楼赋》 曹植的《洛神赋》 向秀的《思旧赋》 陆机的《文赋》 左思的《三都赋》 陶渊明的《闲情赋》 南北朝赋家与代表作品 鲍照的《芜城赋》 谢惠连的《雪赋》 谢庄的《月赋》 江淹的《别赋》、《恨赋》 庾信的《哀江南赋》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概 述    中国的文学批评,滥觞于先秦,演进于汉代,而成熟于魏晋六朝。    文学理论批评在魏晋时期繁荣昌盛,关于文学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文学的性质与特点、文体的区分、创作的过程、作家的风格、文学的流变、评价的标准等等被提出来并不断得到新的认识,批评著作的数量与质量为前代所无法比拟。这是一个对文学理论极其富于热情的时代。 魏晋六朝文学理论发展的原因 1、发展的前提:   社会思想的解放。建安时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削弱,各家各派思想都很活跃,得以互相提高和完善,成为文学理论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开放的思想空间。 2、西汉时以经学为统治学说,谈不到文学理论的建树,文学依附于政教。两汉辞赋的发展使人们逐渐树立了文体观念,文学开始区别于史学、哲学。文学观念逐渐清晰,文学批评有了基础,魏晋才有专门的论文产生。  3、从汉末起,清议之士品评人物重在人物的品藻(对人物言论风采的品评)。当品评内容逐渐转移到文学作品方面时,就产生了自觉的文学批评。  4、文学观念的变化,作家创作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增强,文学创作题材的开拓,文学体裁的不断创新,语言艺术表现力的提高,都使文学的地位、影响越来越大。文学理论得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发展。 魏晋六朝文学理论的突出特点 1、 以“诗缘情”为旗帜,与周秦汉文学批评重“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理论的两大重要学说,奠定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优秀传统。 2、与周秦汉的文学批评多重文学作品的阐释解说相比(汉代文学批评实质是“经学的批评”),魏晋六朝文学批评与创作的关系更为密切了,成为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升华、文学创作的引导者,已经具备文学批评的现代意义了。从此,它们并行不悖,成为文学之两翼,共同推动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 3、文学批评不再依附于哲、史、经学,而成为独立与学术文化之外的一门新的学科,与同时代的学术文化(玄学、印度北传佛教、道教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4、相对于周秦汉的文学批评多为诸子百家之片语只言、散见于经史子集之中不成专论,魏晋六朝有一批文学批评家与大批文学理论专著的崛起于文坛。中国的文学批评从此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论武器和批评样式,实现了一个崭新的质的飞跃,具有划时代意义。 5、 魏晋六朝文学批评的最根本的审美批评标准并未超越魏晋六朝人所共同的审美情趣--“隐秀”(出自《文心雕龙》),即在创作中追求内在境界的深邃空灵,外在语言的工秀精美。 6、“建安七子”之崛起与“魏晋风骨”之张扬,在中国文学史及其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将文学流派及其文学批评的鲜明旗帜推上文坛诗苑,使实际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从此走上中国文学史及其批评史的历史舞台。 《典论?论文》 一、《典论》是曹丕的一部学术著作,已散佚,《论文》是其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一篇,约580余字。它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论文,开创了盛极一时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之先河,具有极大的典范性与权威性。 《典论?论文》对四类文体(奏议、书论、铭诔、诗赋)不同风格的概括,开中国文体研究之先河。   《文赋》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因其曾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 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其实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西晋著名诗人与文学批评家。诗与潘岳并称,有“陆海潘江”之喻,钟嵘《诗品》称其为“太康之英”。 《文赋》是一篇美学著作,属于创作论范畴,首次系统论述了文学创作的过程和技巧,用赋体写成,在文学批评史上也是个创举。其中心内容是以自己写作的实践,结合他人的体会,描绘了文学创作的过程,尤其是创作中的心理现象以及创作中的利害得失,有很浓厚的心理学意味。 《文赋》主要论述内容: “诗缘情”说:   关于诗歌的艺术本质,“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缘情,即缘于情,诗歌以感情为纽带,情感是诗歌的艺术生命。   “诗缘情”抓住了诗歌创作过程中的审美心理特征和诗歌的本质属性,大胆地否定了汉儒关于诗歌观念中的理念化倾向,是对传统的“诗言志”说的一个重大突破。从此两大学说成为中国诗歌批评的两大支柱。 《文心雕龙》   刘勰(465?-521?),字彦和。祖籍东莞郡莒县(今属山东),家居京口(今

文档评论(0)

bainiangeng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