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的生成理论与沉积盆地.ppt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第3章 油气的生成与聚集;3.1 油气的生成理论与沉积盆地;导言

一、 油气有机成因说

二、 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

三、 生成油气的条件

四、 有机质演化成烃模式

小结;油气成因 ;出现于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叶,包括碳化说、宇宙说、岩浆说、变质说等。

认为油气是与生命活动无关的无机物生成的,是宇宙天体中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或地下深处岩浆中所含的碳、氢以无机方式合成的。 ;碳化说:

1866年由法国著名化学家M·伯塞洛特提出。他经过实验后认为,在高温下,CO2与碱金属作用可生成碳化物,???者遇水即成乙炔,进而合成高级碳氢化合物;

1877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以碳化铁实验制造碳氢化合物成功,并认为石油是存在于地下碳化铁和水生成的,从此创立了此假说。 ;宇宙说:

由俄国学者索洛夫于1889年首次提出。他认为当星云凝集逐步固结演化形成地幔和地壳的过程中,星云或原始大气中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也被保存于地幔和地壳中。之后,在深大断裂、大洋中脊、火山及地震等作用下,地球深部的无机气运移至浅部、散失在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之中。 ;岩浆说:俄国学者H·A·库德里亚策夫是该学说的倡导者。他认为石油的生成同基性岩浆冷却时碳氢化合物的合成有关。克拉佐夫于1979年曾用CO2和氢气,并以上地幔的主要岩类之一辉岩做催化剂,获得气态和液态烃。;一、油气有机成因说 ;海相生油学说;20世纪30年代,潘钟祥等首次提出了陆相生油学说 ;“早期生成”论(或称浅层论) ;二、 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二、 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一)沉积有机质;根据亨特(Hunt J.M.,1979)的研究 ;(二)干酪根;干酪根热降解生油假说;I型干酪根(称为腐泥型) ;Ⅱ型干酪根 (也称混合型);Ⅲ型干酪根(称为腐殖型) ;根据德根斯和伦特(1965)的研究 ;生油气条件;(一)古地理环境与地质条件 ;(二)物理化学条件 ;(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