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自我修复研究的理论评析:会话分析、心理语言学、社会文化理论范文.docx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全文可编辑word文档 页眉与背景水印可删除 PAGE PAGE 1

第二语言自我修复研究的理论评析:会话分析、心理语言学、社会文化理论范文

摘要:本文回顾了自我修复研究的两大主流学说:会话分析和心理语言学,并对它们的价值和局限性进行了评论。然后,文章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可用于第二语言自我修复研究的理论框架:社会文化理论,并阐释了它的核心概念“中介”及其对自我修复研究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我修复 社会文化理论 中介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099-02

一、自我修复现象的定义及研究背景

自我修复(self-repair)指说话人对已发生言语作出的自主改动,常见于第一语言使用者的日常会话和第二語言学习者的课堂会话。外语学习者由于对目的语的掌握未成熟,在使用目的语进行会话的过程中,会使用第二语言自我修复来应对包括形和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现有的对(第二语言)自我修复的研究主要来自会话分析和心理语言学。

二、第二语言自我修复对外语学习的意义

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自我修复能帮助学习者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产生更准确的语言输出,注意到自己当下的语言产出或知识体系有问题,这为外语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研究外语学习者的自我修复现象对外语教学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学习者能够自主修正语言产出中42%的问题,这说明他们具有相当的能力进行自我修复,因此,教师应只在学生确实无法发现问题或自主解决的时候才进行干预(文秋芳,庄一琳,2005)。同时,教师应多注意学生的自我修复行为,从中窥见学生外语学习的强弱项,依此做相应的教学设计(杨柳群,2002)。

三、早期理论框架对自我修复研究的贡献和局限

会话分析流派中有关自我修复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Schegloff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将其视作自然发生的会话的一种内在规则。他们认为会话是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