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青云镇中心中学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短文两篇》知识精讲(人教版九上).docx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同步教育信息】一.本周教学内容:本周学习的内容是:第四单元的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和第15课《短文两篇》,学习这两篇议论文,首先要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一)《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从解释“四书”中的“格物”“致知”的意思入手,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批评“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最后提出作者的良好愿望。1.理解作者的思路:(1)开头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2)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3)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4)接着,作者指出中国学生的弊端,并以个人的经验为证,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5)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希望。”2.思考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思考理解、判断)应试教育的弊端任重而道远(二)《短文两篇》1.《谈读书》(1)简单了解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2)理清作者的思路:A.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B.读书方法(3)学习本文随笔的写法:A.比喻说理B.排比说理C.对比说理D.归纳法论证2.《不求甚解》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1)理清文章的结构:d1:摆靶子d2:说明人们曲解“不求甚解”d3: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d4:不求甚解的含义d5: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d6:古人例证d7:从反面解释“不求甚解”d8:陆象山引用道理论证不求甚解d9: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2)思考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A.表示虚心B.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3.学习两篇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谈一谈自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