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解析版).docx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专题十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一、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2)政治: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导火线: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2.进程

(1)二月革命

①时间:1917年3月。

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

a.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b.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

①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武装起义

①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

②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结果

(1)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2)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

4.意义

(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二、经济:两种现代化模式的创新

1.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1)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①过渡方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

②内容差异: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企业国有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除关乎国计民生外的企业;取消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实物配给制——按劳分配。

③结果:前者失败;后者促进经济迅速恢复发展,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为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创造了条件。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