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辛亥革命(人教版)》讲义提纲.docx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第13课 ?辛亥革命(人教版)》讲义提纲

?

20世纪到来之前,为挽救民族危机,清政府有两次大的改革自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民间有两次大的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胡绳观点),皆失败。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出现了改革与革命赛跑的局面(雷颐观点):一方面革命党人推动辛亥革命,一方面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最终辛亥革命领先一步,推翻清政府。

?

一、背景:

1、政治上:

(1)甲午战后,特别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腐败无能促进了人民觉醒,革命时机日益成熟(根本原因)

(2)20世纪初,“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清朝统治的危机

①清末新政(1901~1905年)。内容:奖励实业,继续自开商埠;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废除科举等。影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摊派费用),激化了社会矛盾;壮大了反清的社会力量,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培养了大批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湖北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军。

②预备立宪(1906~1911年)。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阁员中皇族过半,违背皇族不入阁的国际惯例,时人讥之为“皇族内阁”)。实质:骗局(依据:集权于皇上和皇族)。影响: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部分走向革命;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

2、经济上: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必修2,商办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3、思想上,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西方民主革命思想,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此处“革命”,来自revolution的日译,是指政治上的根本变革,如法国大革命;而中国古代的“革命”,仅指“改朝换代”,如汤武革命。当时宣传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