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思想中的纯粹观朱熹论虚.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儒學思想中的「純粹」觀——朱熹論虛、靜與私

信廣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副校長兼加大Scarborough分校校長)

朱熹在描述倫理理想時,經常用「虛」(內無所有)和「靜」(靜止)來描述人心的理想狀態,而構成這種狀態的一大要點是人的心中沒有某些問題成份,使人在應對世界時產生有害的影響。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可以將這種人類存在的狀態稱為「純粹」。朱熹以「靜」來強調心中沒有某些問題成份而處於不受干擾的狀態,他用「虛」來強調心具有涵蓋「理」的能力,以及心中沒有問題成份隱隱影響人理解和追隨「理」的情形。他通常用與「公」(不偏袒)成對比的「私」(自我中心)來描述這些貶損人心之純粹的問題成份。本文是嘗試去瞭解人心純粹現象的一項努力,我將從中探討朱熹對虛與靜的瞭解,以及他對公、私差異的認識。

一、先秦兩漢文獻中的「虛」與「靜」

在早期的文獻中,「虛」常與「實」(真實、確實)成對比, 《荀子》卷十三頁十一:「罋廡虛而不實。」就像「無」(沒有、空無一物)對比於「有」(擁有、存在)。 《論語譯注》8: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虛也和兩個表示充分和補足的字「盈」 《論語譯注》7:26:「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莊子》卷六頁七下:「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和「滿」 《荀子》卷十三頁十一:「罋廡虛而不實。」 《論語譯注》8: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論語譯注》7:26:「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莊子》卷六頁七下:「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 《荀子》卷六頁十一下:「百姓虛而府庫滿。」《莊子》卷七頁十八上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