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是法国重要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重要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在各个文学领域都有重大建树。 一、 生平和创作

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诞生在贝尚松,父亲是个共和党人,在拿破仑部下从一个普通士兵擢升为指挥官、将军。而母亲则信奉保王党。雨果幼年和少年时,父亲征战疆场,无暇顾及他。他跟随着母亲,在政治上受到母亲的影响,成为保王党的忠实信徒。雨果从12岁开始写诗。1817年法兰西科学院为了纪念圣路易节,以“研究生活环境带来的幸福”为题,举行诗歌比赛,雨果获得了第一鼓励奖。名重一时的浪漫派先驱夏多布里昂将雨果誉为“神童”。雨果也表示:“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事无成。”这是雨果为自己立下的第一个雄心壮志:他要成为文坛泰斗。雨果几乎以喜悦的心情迎接拿破仑的下台。1818至1819年,他连续得了三次奖,得到国王路易十八的500法郎奖金。1825年,他以《加冕大典》献给查理十世,得到两千法郎的奖赏。

雨果是个早熟的诗人。20年代初,他的第一部诗集《颂歌与民谣集》问世。1826年,他与维尼、缪塞等浪漫派诗人组织第二文社。1827年,雨果转向政治上的自由主义。《铜柱颂》(1827)缅怀拿破仑时代对封建君主国家的武功就是表征。

1827年10月,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雨果从此成为浪漫派的领袖。这篇洋洋洒洒的雄文,在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雨果提出了一条新的美学原则:对照。他认为:“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这条对照原则一直指导着雨果的文学创作。

1829年,他发表了《玛丽蓉·德洛尔姆》,由于这个剧本描写的是波旁王朝统治下发生的事,所以遭到了禁演。1830年2月25日,《欧那尼》正式上演,演出期间,浪漫派和假古典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首演时,浪漫派占了上风。斗争从第二场演出又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