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教学目标: 1.学习给古诗配画的创作方法,能选择已学的或自己喜爱的一首古诗,抓住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配上适合诗情的图画,进行形象化的再创作。(了解) 2.通过古诗配画的创作,使文学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一步培养创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练习) 3.激发创美激情,能借用绘画的方法,给小说或自己的作文作插图,扩大创新之路,为更好地掌握只是而努力学习。(接受) 写 人 神态 动作 泪流满面 补丁衣服 状物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写人、状物的古诗: 以人或物为画面主体,着重描绘。 人物的服饰、表情、动作要符合身份特点。 要抓住最主要的物。如······ 写景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画写景的诗: 要找准近景、中景、远景。 近景要画得细致些。 叙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家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釡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