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高中立体几何教案 第一章 直线和平面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教案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及应用;
2.引导学生自己探索与研究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培养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难点: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教师简述上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即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及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并让学生回答:
(1)两个平面平行的意义是什么?
(2)平面与平面的判定定理是怎样的?并用命题的形式写出来?
(教师板书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及用命题形式书写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目的:(1)通过学生回答,来检查学生能否正确叙述学过的知识,正确理解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板书定义及定理内容,是为学生猜测并发现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作准备)
二、引出命题
(教师在对上述问题讲评之后,点出本节课主题并板书,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师:从课题中,可以看出,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生:两个平面平行能推导出哪些正确的结论.
师:下面我们猜测一下,已知两平面平行,能得出些什么结论.
(学生议论)
师:猜测是发现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但猜想不是盲目的,有一些常用的方法,比如可以对已有的命题增加条件,或是交换已有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也可通过类比法即通过两个对象类似之处的比较而由已经获得的知识去引出新的猜想等来得到新的命题.
(不仅要引导学生猜想,同时又给学生具体的猜想方法)
师:前面,复习了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的结论是两平面平行,这对我们猜想有何启发?
生: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我猜想: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面.
师:很好,把它写成命题形式.
(教师板书并作需要金币:200
需要金币:200
需要金币:200
需要金币:200
需要金币:200
需要金币:200
需要金币:200
需要金币:200
需要金币:200
需要金币:200
需要金币:100
需要金币:90
需要金币:50
需要金币:50
需要金币:150
需要金币:150
需要金币:50
需要金币:160
需要金币:200
需要金币: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