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戛尔尼访华.ppt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马戛尔尼访华

——世界给清朝的最后一个机会

马戛尔尼访华事件概述 指的是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政府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开拓中国市场,同时搜集情报,于是派乔治·马戛尔尼等人访问中国的事件。 然而,由于清英两国政治、经济结构的截然不同,而双方政府又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在各自的利益上采取了互不相让的顽强抗争态度。因此,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双方的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并由此导致了外交谈判的失败。

1.Why?

2.What?

3.How?

访华前夜

英使乔治.马戛尔尼 那个时代欧洲有许多中国迷,他们向往和崇拜中国的人。那时欧洲学者们认为要向中国学习,要与中国接轨。伏尔泰说,“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马戛尔尼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成长起来的中国迷,他一辈子最向往的事就是去中国。 欧洲人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他们传说,中国是以孔子的理论来指导的国家,整个国家就和一个大家庭那样亲爱和睦。“”统治者是“充满了仁慈”的,老百姓则是诚实而礼貌的。莱布尼茨说:中国老百姓“服从长上,尊敬老人。……中国(即使)农夫与婢仆之辈,日常谈话或隔日会面之时,彼此非常客气,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贵族。……”

欧洲“中国热”

工业革命下的内忧 第一次出访的凯斯卡特使团中途夭折。英国政府受到国内棉纺产品过剩的压力,急于打开中国市场,尤其是北方市场,继续准备出访中国。

贸易不平等下的外患 中国的富庶和辽阔疆土吸引了西方帝国及其贸易公司的目光,而它们的活动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中国秩序的疆界和观念。自由贸易、外国使馆、主权平等概念,在中国均闻所未闻。最初,欧洲人同意在中国的朝贡体系中扮演朝贡者,然而随着西方列强国力愈强,信念愈坚,这种局面再也无法持续下去。

怀着向往与需求, 马戛尔尼踏上了访华之路…… 天文仪器、地球仪、钟表等

战舰模型、火炮、连发手枪、削铁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