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思维方式读后感.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读后感 自去年 11 月收到书至今已有 3 个多月,其间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美国保罗〃海恩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利用寒假终于在开学前读完。这本书总体而言,深入浅出,回避了高深的数学模型,从身边简单的事例出发, 语言浅显易懂, 深刻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框架。虽然以前读大学时,我也读过一些经济学书籍,比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完全不同于前述经济学著作, 它探究的应该不仅仅是经济学,更主要的应该是经济学背后的思维方式。我理解,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核心就是研究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 即权衡预期的额外成本和预期的额外收益之后进行理性选择与决策,经济学称之为节约,即有经济效率。 经济分析的本质就是边际分析。 经济学思维方式无处不在,学习和运用好经济学思维方式,能够促进人们更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提高理性决策的水平。 一、机会成本不容忽视 该书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成本相关概念的理解。 关于成本概念 ,美国会计学会( AAA)所属成本与标准委员会是这样定义的: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与应发生的价值牺牲, 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可见,成本不仅是指耗费已经发生的实际成本,而且还包括可能发生的预计成本,以及进行预测决策所需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等。 成本与我们的行为选择相关, 不同的行为选 1 择就会有不同的成本, 成本天然地与某个个体的选择和决策相关, 这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的现实。 比如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乘坐飞机需要 2 小时,乘坐火车需要 18 小时,我们发现一个律师会选择乘坐飞机, 而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则选择乘坐火车, 乘坐火车的成本对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对于农民工可能只是火车的票价, 对于律师则要加上坐火车多花费的 16 小时他可能取得的收益,假设一个律师一小时收费可达 200 元,坐火车对律师而言将是成本极高的行为。可见同一行为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本, 成本是对某个具体主体而言的成本,对于律师他需要对因坐火车多花的 16 小时赋予的价值 3200 元计入乘坐火车的成本,所以他理性性选择了乘坐飞机。又如, 飞机取代了马车,不是因为飞机的“技术”比马车更先进,而是因为在长距离运输方面,飞机的“机会成本”比马车更便宜。至于短距离的交通,比如到邻街买一瓶酱油,马车就显然比飞机合算。同样,航天飞机的技术虽然比飞机更先进, 但由于它的成本太高, 所以人们不会坐航天飞机越洋。 不管怎么选择,都只是取决于成本, 而不是技术。这就是机会成本的力量。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选择做一件事,必然会放弃另外一件事,那个被放弃的机会所 带来的可能收益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就是用来衡量取得一个机会必然舍弃的另一个机会的相当价值。 虽然人人在行动上都按照这个规律去做事, 但自觉地理解这个概念的人, 却并不很多——甚至很少。 一件事情的成本,并不是为了做这件事直接付出的代价,而是因为做这件事而不得不放弃的其他事情中, 价格最贵的那个。说起来有些绕,举例解释一下就清楚了。你晚上去看电影,成本不仅仅是那张电影票和来回交通费, 更主要的成本是, 如果去看 2 电影,那你晚上就不能做别的事情了。那晚上你可能做的其他事情,其中最重要的那个,再加上电影票等费用, 才是你看电影的全部成本。如果那晚你本来可以和巴菲特一起吃饭聊天的, 那么,你看电影的成本就很高了,高到很少有人能承受,因此,现实中,我们不会见到有人为了看电影而放弃和巴菲特共进晚餐。 机会成本这个概念中,包含有“比较”的含义。理解了机会成本这个经济学概念以后,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就会具备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如果一个方案被否定了,被取消了,那么,取而代之的是什么?这个替代方案,和原来那个方案相比,是更好了,还是更差了? 没有理解机会成本概念的人,往往不具备这种“比较”的意识。他们的“常识性”思维是这样的:某种方案有许多弊端,那么,就应该取消它,这样,就消除了弊端。 我称这种人为线性思维者。 他们的思维只能沿着一条线进行, 从不左 顾右盼。机会成本,或者说“比较”的意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世 界上的任何事务, 都是利弊兼备的, 任何方案,必然兼具成本和收益。 人们要想得到这个收益,就必须付出那个成本。想要在人群中生活, 就必须忍受别人的存在。 想要中大奖,就必须买彩票并准备好不中彩。 想要看电影,就得对着银幕呆呆地看上一两个小时。 没办法让成本为 零。当然,人们可以通过制度变革、技术创新等手段来减少成本、增 加收益。世界就是这样变得越来越好的。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 都要仔细考虑一下机会成本, 仔细权衡一下这种选择是否就是最好的对策。 如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