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2947.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补充

文言 [2005]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古代汉语课所说的古代汉语,主要指文言,不包括白话。五四运动后,白话占据了书面语的主导地位,文言很少使用。

一般用于随文立训,以说明词语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含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的是”。例如,《论语·八佾》:“子曰:起余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朱熹《论语集注》:“起余,言能起发我之志意。”

有时也用于串讲句意或指明词在句中的具体意义,例如,《诗经·鄘风·君子偕老》:“鬓发如云”。毛传:“如云,言美长也。”有时也可以用来说明语源,例如,《诗经·郑风·子衿》小序;“子衿,刺学校废也。”毛传:“郑国谓学为校。言可以校正道艺。”

辞 用以指出被注解的词是虚词。如《诗经·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毛传:“薄,辞也。”《诗经·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辞又写作词,例如,《说文·矢部》:“知,词也。”《说文·白部》:“者,别事词也”。

互文

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又叫互辞、互参、是一种修辞方法。即上文中含有下文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出现的词,上下文相互补充、说明,相互阐发、照应。这是为了避免行文单调平板,通过词语相互交错配合使用,使语义相互渗透、相互补足。互文一般出现在诗歌类作品中。从结构上看,互文可分三类:<1> 独句内部见互文。例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2> 对句构成互文见义,上下两句对立的词语相互提示、补足。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 特殊结构的互文见义,主要表现在语义上的互相隐含和相互渗透,依据上下文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