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课件.ppt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 倪家骧 疼痛诊疗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www.paincenter.cn 椎间盘溶解治疗 1959年瑞典学者Carl Hirsh设想用某种酶注入椎间盘内,使之纤维化缩小来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 Carl Hirsch的试验结果表明,木瓜酶能使髓核组织脱水萎缩。 椎间盘溶解疗法 1964年Smith首先采用木瓜凝乳蛋白酶(chymopapain) 溶解病变的髓核组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用于腰椎间盘盘内及盘外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有木瓜凝乳蛋白酶、胶原酶、多糖酶、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和软骨素酶ABC等。 国外常用的有木瓜酶和胶原酶。国内主要使用胶原酶。 国外研究 1968年美国Sussman用胶原酶进行椎间盘的体外溶解试验。 1969年首次使用胶原酶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981年Sussman将胶原酶用于29例患者。 在体外试验中用胶原酶作用于患者摘除的椎间盘组织、尸检中获得的正常的椎间盘和邻近组织,证明胶原酶能迅速地、选择性地溶解髓核和纤维环,而不损伤邻近的血管和其他组织。 国外研究 1981年美国批准了胶原酶的Ⅲ期临床试验。 1983年在西德召开的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国际学术会议上,报道了双盲法的临床研究结果,治疗效果达到80%以上。 国内研究 1972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开始进行胶原酶的研究。 1975年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应用于临床。 国产胶原酶使用的菌株SIPl.7是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经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后得到的诱变菌,酶活性稳定在250 U/ml,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000;作用于底物的时间为18~24h,胶原纤维的溶解度在65%~90%之间; 国内研究 用于腰椎间盘内的治疗剂量为400~600 U/1~2ml; 用于腰椎间盘外(硬膜外腔、椎间孔内等)的治疗剂量为1200 U/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