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护士业务学习.ppt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预览全文

申明敬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完全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所有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这里二次下载

文档介绍

5 病区 丁小雁 中 暑 定 义 是由高温环境中发生的一组急性疾病,根据其主要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常分为3型 热射病:是因高温引起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机体内热积蓄,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无汗为主要症状,又称日射病。 热痉挛:是由于失水失盐引起的肌肉痉挛。 热衰竭:主要因周围环境容量不足,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后者称热晕厥。 在高温(室温35℃)环境中炎夏烈日暴嗮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易发生中暑。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温度较高和通风不良亦可发生中暑。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亦常为中暑的发病因素。 病 因 正常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散热平衡。在室内常温下(15 ℃-25 ℃)人发病机制体散热主要靠辐射(60%)其次为蒸发(25%)和对流(12%)少量为传导(3%) 发 病 机 理 热 射 病 机 理 热射病:主要发病机理外界环境中的热原的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的生理性散热以达到热平衡,致使体内积蓄,引起体温升高。体温达到42℃ 以上可使蛋白质变性,超过50℃数分钟细胞即死亡。 热 痉 挛 的 机 理 发生机制是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依靠出汗,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的最高生理限度出汗量为6升,但在高温中劳动者的出汗量可达10升以上。大量出汗使水和盐丢失过多,肌肉痉挛并引起疼痛。 热 衰 竭 的 机 理 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热衰竭亦可伴有过多的出汗,失水和失盐。 临 床 表 现 热射病:三大临床表现(高热,无汗,意识障碍) 先驱症状:全身软弱,乏力,头昏,头痛,恶心,出汗减少。继而体温迅速上升,出现嗜睡,谵妄或昏迷。皮肤干燥,灼热无汗呈潮红或苍白,紫绀,脉搏快,血压偏低,肌肉抽搐,严重出现休克,多脏器衰竭。 临 床 表 现 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