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全)》.doc
- ycwf个人认证 |
- 2015-12-13 发布|
- 569.5 KB|
- 80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相关解释
关于“现代”
分期问题
现代化的基础(近代文学的铺垫)
导论
关于“现代”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包含诸方面,也不仅是经济)
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的一种变革,不仅反帝反封,还具有启蒙性质
与“传统”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①表现对象:
现:普通人,现代社会、全人类的问题(农民、知识分子是重点)
传:英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②创作手法:
现:现实主义为主,也有其他探索,但回归现实主义(因为中国现实问题太多)
传:套路化的浪漫主义
③重视思想理论
现:有逻辑和理论体系
传:感悟式、评点式
联系
①发愤著作:“移情”(西说法),欲有所为
②实录精神:忠实于现实
③抒情意识:古代诗文固有的传统,现代诗、散文也有充分表现,有些小说抒情味道也很浓
④追求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浑然忘我
小结:
现代是一种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的现代化;
重视学习、吸收、借鉴
一个民族性矛盾:学西方,但不可质变
分期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进行变革的、力图塑造现代民族灵魂、具现代艺术形式的文学。
时间段:1917-1949
1、1917-1927: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
2、1928-1937:左翼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
3、1937-1949:以全民抗战文学为开端及承续、发展的多地域、多文化的40年代文学
文学现代化的基础(19世纪末——1917,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二十年)
文化、政治、世界、本土、现实、历史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折射
政治:维新——革命,封建统治飘摇,帝制结束;
经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新的社会力量增长,物质、阶级基础
文化:产生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现代思想、革新意识的知识分子
以文学改良政治、变革社会,探索、发现人生,是纯文学意识。
对人的发现 人的观念的演变,贯穿与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