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省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省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 唐诗五首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 2.体味诗歌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品格情操,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 2.体味诗歌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经过多年的学习与积累,对诗歌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在学习过 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走近作者、明晰写作背景——初读诗歌、了解诗歌内 容——品味意象、走进作者心灵——背诵诗歌、陶冶自身情操”的顺序进行,以 读带品,以品促读。 第一课时《野望》 一、情景导入 由秋景图片导入,让学生说说秋天的感受 二、走近作者,明晰背景 王绩(约?589—644),唐代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山西河津) 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 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1 曾在隋代任秘书省正字,初唐时,以原官待召门下省,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 其《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均被太史令李淳风 誉为“酒家之南董”。王绩《野望》作品意境开阔,风格清新,对仗工整,格律 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 三、听读诗歌,初步掌握 (1)字词积累 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徙倚(xǐ yǐ):徘徊,来回的走。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薄暮(bó mù):傍晚。 落晖(huī):落日 (2)掌握节奏(2/3?节奏划分法) 四、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首联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远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颔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颈联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尾联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我看到的这些人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 的诗句。 2 五、再读诗歌,品味赏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 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 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 徨心情。 六、再读诗歌,品味赏析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 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 好处。 七、再读诗歌,品味赏析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 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八、品味赏析,走进心灵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 情怀。 九、知识拓展 1.典故的含义 3 2.对仗的意思 十、课后延伸 将此诗改为下面所展示的词,是好还是不好? 东皋望,徙倚欲何依。树皆秋色,山唯落晖。牧人返,猎马归。相顾无识, 长怀采薇。 十一、背诵诗歌,陶冶情操?评论 背诵诗歌,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及其写作背景。 2.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感受诗中的气韵,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人怀古思 乡情。 3.了解此诗与其他律诗的不同之处,品味感受诗歌所体现意蕴及绘画美。 4.背诵,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5.引导学生运用古诗词,增加文化底蕴,提高写作能力,弘扬中国传统文 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意蕴,感悟诗人思乡情。 教学难点:1.了解诗中涉及的传说,感受诗人物是人非的感慨。 2.运用古诗词,弘扬传统文化。 4 学情分析 这首诗格调优美,气势宏伟,表达了作者怀念故乡的思绪。注重情与景的交 融,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 一起。教材将其编排在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中,意在让学生在已有的诵读 古诗词能力上,理解诗句的意思、意境、品味其情感和特色。 第二课时《黄鹤楼》 一、情境入题 “诗言志,歌咏情”诗歌以凝练的笔墨、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给我们 以美的享受。我国诗歌历史悠久,从《诗经》算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那些 流芳百世的诗人给我们中华文化留下许多千古绝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正是被 诗仙李白倾服的崔颢的一首诗《黄鹤楼》。 二、作者简介(课件) 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 勋员外郎。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 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

文档评论(0)

kongbaip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